营养学报

综合新闻

在不缺吃的今天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老人营养不

来源:营养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8-08

营养不良是什么?

以下五类是老年人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,如果您或您的家人也符合这些特点,一定要引起重视和尽早干预!

慢性消耗性疾病是指过度消耗身体能量,造成机体能量负平衡的疾病,如恶性肿瘤、肺结核、甲亢等。这些疾病会使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,加重分解代谢,使内分泌紊乱。而由于老年人本身消化吸收情况差,但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却在增加,这使得老年人的营养问题雪上加霜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新买的手机充电快,充电时间短,但用了很长时间的旧手机,因为电池老化,反而需要充电的电量也会更多,老人也是相同的道理。如果缺乏饮食营养,就好比旧手机的“电池”一样,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会更高。所以,老年人想要尽可能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,积极的补充营养更重要。

2、 慢性消耗性疾病老人

营养不良是指能量、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,对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产生不良影响。根据人口统计,中国老龄化加剧,65岁以上老年人占13.5%,加上子女离家等问题,各种养老问题浮出水面。营养不良在老人中很常见,尤其在养老院和住院老人中,情况更加严重[2-3]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老年人群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多种多样,包括生理、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。消化功能减退,如牙齿脱落、吸收能力下降等影响食物摄取能力。加上各种慢性病及药物的影响,饮食受到限制,食欲大不如前,使得吃饭没有以前香。还有一些社会因素,包括独居老人缺少家人关怀、经济条件欠佳、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长期营养摄入不足。

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已不足为奇,我国人口人均期望寿命目前已达77岁,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营养问题更应得到重视。在最新出版的《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就特地增加了高龄老人膳食指南,说明有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需要这些营养建议。老人由于多种生理功能减退如牙齿咀嚼能力下降、吞咽障碍、味觉嗅觉等反应迟钝、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导致食欲不佳,进食减少。老年人的脂肪相对增加,而水份和肌肉却相对减少,骨密度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等原因使得老年人对营养需求增加,若不及时改善只会令营养状况每况愈下。高龄老人中大多为独居老人,缺乏亲人的陪伴和照顾,不能保证饮食的规律性和合理性,例如每天吃一样的菜、吃剩菜、一天只吃一餐或者两餐等。他们往往伴随着孤独感,以及不良的进食习惯和较低的进食兴趣。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健康问题,帮助他们改善营养状况。

4、康复期老人

“年纪越大,药吃的越多”,这是不是家里的老人普遍存在的现象?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,多种药物共同服用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,影响食欲[4]。同时,患有糖尿病或者肾病的老人因为饮食受到限制,许多食物对他们来说成了禁忌,这也导致了营养素的缺乏。面对随处可见的广告,老年人对保健品趋之若鹜,是因为有消除病痛方面的需求,存在健康焦虑,由于缺少足够的健康常识,他们寄希望于“神药”,将保健品看的比吃饭更重要却忽略了合理膳食这一经济有效的手段。受各种疾病影响,老人们可能有抑郁、焦虑等情绪,早期发现营养不良风险以及心理健康问题,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[5]。

老人最容易面临的健康问题究竟是什么?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,不愁吃不愁穿的,按理说应该不会发生营养不良。但在各项研究表明,在老年人中,营养不良发生率占比50%[1]。相当于每2个老年人就有1个营养不良。这个结果大家也许会觉得意外,最新统计数据发现,老年营养不良发生率仍呈上升趋势。今天我们就聊一聊,老人们最容易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。

本文转自:光明网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风险人群,认知功能障碍老人进食能力下降,而这种能力的下降,在疾病的各个阶段有不同表现。例如,在早期表现为患者购买、准备食物能力下降,逐渐发展为不认识食物,不会使用餐具;到疾病终末期,还会出现口腔触觉感知能力丧失,吞咽困难等。营养不良使老人的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,并加速疾病进展,最终导致不良结局[7]。